a screenshot of a computer

什麼是使用者故事?(User Story)

1. 什麼是使用者故事(User Story)?

使用者故事(User Story)是敏捷開發中的一種工具,用於描述軟體需求。它通常以簡單、非技術性的方式,從使用者的角度表達需求。
格式經常為:

  • 作為使用者:誰?(Who),
  • 我想要(目標/需求)(What),
  • 以便於(價值/原因)(Why)。

使用者故事的目的是清楚地表達使用者需求,以便團隊能根據這些需求制定開發計劃。它們通常包含在產品待辦清單(Product Backlog)中,並通過迭代開發逐步實現。


2. User Story 的使用情境舉例

範例 1:電商網站

  • 作為一位顧客,
  • 我想要能夠查看我的購物車內容,
  • 以便於確認選購商品的數量與金額。

範例 2:健身應用程式

  • 作為一位健身愛好者,
  • 我想要能設定每日步數目標,
  • 以便於追蹤我的健康狀態。

範例 3:企業內部系統

  • 作為一位員工,
  • 我想要能快速搜尋公司內部的聯絡人,
  • 以便於提高協作效率。

3. 其他關於 User Story 的常見問題

(1) User Story 和需求規範有何不同?

  • User Story:以簡單、非技術性的方式描述需求,通常更高層次,並關注使用者價值。
  • 需求規範:詳細描述系統的具體行為與技術要求,適合用於實現與測試。

(2) User Story 是否需要包含詳細技術細節?

不需要,User Story 強調簡單易懂。技術細節通常透過補充的任務(Tasks)或條件(Acceptance Criteria)來描述。

(3) 如何衡量 User Story 的完成?

可以透過驗收條件(Acceptance Criteria)來確認。這些條件列出什麼情況下該故事可以被認為完成。

(4) User Story 如何幫助團隊?

  • 提供清晰的需求目標。
  • 鼓勵跨職能團隊間的溝通。
  • 讓開發團隊理解需求的背景與價值,提升開發方向的精確性。

(5) User Story 是否只適用於敏捷開發?

雖然 User Story 最常見於敏捷開發,但它也可以在其他開發方法中作為需求表達的一部分使用。

Leave A Comment